Search

隨著登山者重回山林,許多沉寂已久的話題又活絡起來了,比如說一起包車但號稱責任自負的「共乘團」,各種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隨著登山者重回山林,許多沉寂已久的話題又活絡起來了,比如說一起包車但號稱責任自負的「共乘團」,各種奇聞怪事似乎是蓄勢待發!

現在不能住宿山屋,營地只能一人一帳,讓一日來回(單攻)百岳的行程比以往更加有吸引力,但我要呼籲一件事:幾個月沒爬山,你的體能可能衰退得比想像中還多。原本就沒有在爬的,那就更不用說,不要以為靠意志力就能登頂啊 ...

對於選擇一日來回的人(尤其是白姑這種不好惹的山),請先跟我唸三次:1️⃣ 體能很重要、2️⃣ 體能很重要、3️⃣ 體能很重要!

特別呼籲北部的山友們,想要單攻百岳之前最好先去郊山重新感受一下登山的身體節奏,可以的話最好拿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」來當回歸前的期末考,拆成東西兩段分別完成也行,總之就是要測試自己連續行走的耐久力跟速度如何。實際到了吸入空氣中氧分壓較低的高山,表現可能還要打一點折扣,因人而異。
.

總之,一條路可以走到20+小時這麼悽慘,絕對不是山太難爬,是你自己太懶惰,徒增他人的困擾。不用找任何藉口,你──也只有你,必須要為自己的體能負全責。

回想我人生第一次挑戰單攻百岳(合歡西峰)之前,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可是走了兩趟啊 ... 雖然其中一趟因為隊友凍未條在冷水坑撤退就是了 😅

目前我還處於負重10+公斤郊山復健的階段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